2017-05-10

19 世纪 80 年代,兵乓球运动发轫于⼤西洋东岸的英伦,成为⼀项供少数⼈消遣的“沙龙游戏”。
20 世纪 60 年代,兵乓球运动在太平洋西岸的中国,⼤⾯积绽放结果,成为普通⼈热爱的“国球”。
在寂寞与辉煌之间,新世纪之初,⼀个名叫“星期壹俱乐部”的民间乒乓球组织,在素负⼤众体育传统盛名的上海邮电俱乐部⼤楼悄然诞⽣,其成员,多为⼀群退役的专业乒乓球运动员。挥别曾经的辉煌,他们与俱乐部共相厮守,已经寂寞⽽顽强地存在了⼗ 多年,并且还将顽强⽽不⽢寂寞地存在下去。

曾记否,作为中国兵乓球运动策源地之⼀的上海,曾经有过多么令⼈热⾎沸腾的过 去。

20世纪五六⼗年代以来,乒乓球运动在上海风靡⼀时,普及程度之⾼不是现在的⼈们所能想象的。全上海⼏乎每个单位、每所学校、每条弄堂,都能看到飞舞的⼩⼩银球。对众多从那个年代⾛过来的⽼上海⼈来说,“只要有⼀块光板,⼀只球,就能⼀个⼈玩得满头⼤汗,对墙、对门,照样乒乒乓乓嗨起来。”全上海⼏乎没⼈不会打乒乓。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崛起,上海这座城市功不可没。

终于,从弄堂⾥⽣根发芽,在赛场上吐蕊绽放的乒乓球,开始为上海,更为中国, 成批量地哺育世界冠军。1960 年,李富荣与徐寅⽣⼊选国家队,1961 年即登上在北京举 办的第26届世乒赛舞台。正是从那届开始,李富荣上演了他连夺三届男单世界亚军,⽽把冠军全都让给庄则栋的传奇⼈⽣。其间,徐寅⽣、张燮林等弄堂出⾝的上海籍球员, 也都成为响当当的国家队中坚。

乒乓球,由此成为中国挺进世界体坛,跃上体育巅峰的⼀个突破口。

从新中国第⼀代乒乓国⼿傅其芳、王传耀、孙梅英算起,凡是来⾃上海的运动员,都曾吮吸过弄堂乒乓的乳汁,都曾接受过民间传承的熏陶。从 26届世乒赛第⼀块男团⾦牌,到27届张燮林与王志良联袂获得⾸块男双⾦牌,再到28届林慧卿、郑敏之两位 上海削球⼿带来⾸个⼥团冠军,中国乒乓球运动的三次重⼤突破,都浸透了上海⼈的汗⽔。

相当长的时间⾥,上海球员的技术、打法和成绩都名列全国前茅。1975年,李振恃与陆元盛为中国夺回了团体、男双两项世界冠军,张德英则与曹燕华⾛上了⼥团和⼥双的冠军领奖台。到了 1980 和 1990 年代,施之皓、李振恃、曹燕华、张德英、 倪夏莲、沈剑萍、何智丽,以及丁松、王励勤等上海籍球员,再⼀次⽤他们斩获的⼀座座冠军奖杯,证明了这座城市是名副其实的“冠军摇篮”。

从辉煌,回归平静;从赛场,重返民间;从⾔必称攻防谋略技战术,到关注家长⾥短柴⽶油盐,⼏乎是每⼀种运动项⽬、每⼀位专业运动员的必然选择。荣耀凋零,并⾮意味着⽣活凋零,快乐绝⾮仅在赛场,栖息只是重整河⼭待出发的另⼀个开头。

上海乒乓“星期壹俱乐部”于是应运⽽⽣。

作为⼤众体育的佼佼者,上海邮电俱乐部堪称民间乒乓球运动的肥壤厚⼟。早在五 六⼗年代,上海早期乒乓名将刘国璋、蒋旭初、傅其芳、陆汉俊,都曾在这⾥训练打球, 并且带动了⼀个时期的运动风尚,为上海这座庞⼤的“乒乓摇篮”撑起了⾻架。也因此, 在它落寞了⼏⼗年后,星期壹俱乐部选择这⾥安营扎寨,⾃有其渊源所系。

这⾥有历史的沉淀、现实的慰藉,传统的⽓脉于⽆形中交织成⼀⽚磁场,传导出强⼤的向⼼⼒。

这是⼀个可以让⼈安顿⾝⼼与灵魂的港湾。

⽆论著名、不著名,甚或⽆名的专业运动员,其实都需要这样⼀个港湾。 每逢周⼀,从出⼊俱乐部的成员⾝影⾥,⼈们可以看到许多似曾相识的⾯孔:岑仰键、黄⽟明、刘涌卫、左华荣……他们都曾在省市或解放军⼤军区⼀级专业乒乓球队中打球,岑仰键除了曾连续包揽七届上海市乒乓球男单冠军外,还是⼀名“乒⼆代”,其⽗岑承堉是上海第⼀代专业乒乓球运动员;同样⼦承⽗业的还有刘涌卫,其⽗刘国璋是上海第⼀位业余出⾝的乒乓球运动健将,早在 1955 年就曾连续三届摘得上海市乒乓⼤赛男单冠军,⽽刘涌卫⾃⼰则多次在解放军南京军区男单⽐赛中折桂;黄⽟明亦曾兼有上 海市队专业球员和教练员的双重⾝份……

乒乓,曾经令他们神往,使他们快乐。乒乓是他们的事业,也是他们的骄傲,更是他们须臾不可分离的⽣活⽅式;现在依然是他们的怀念与谈资。星期壹俱乐部有别于寻 常可遇的社交场所,是他们延续历史、安顿当下的特殊平台,具备同声相应,同⽓相求的精神功能。

他们在这⾥拥有共同语⾔,享受共同爱好。可以聊天、品茗,可以⼩酌、调侃,兴之所⾄,不妨挥拍再战⼏个回合,⼀定要计输赢,必须⼀见⾼低,⽆论⾼低输赢,⼀概乐在其中。相似的经历使他们的⽣命节奏具备了同样的律动前提,⼀拍即合,⾼度默契。 这,既是他们有别于常⼈的现实需求,也是星期壹俱乐部得以存在、延续和发展的前提。

⼤约五六年前的⼀个偶然机会,从海外归来的季⽂元先⽣与星期壹俱乐部不期⽽ 遇,并瞬间被这⾥的氛围所打动,乒乓球的神秘魔⼒从此吸引着他⼀步步⾛向纵深。不出⼏年,季⽂元调动他长期在海外积累的经验、资源与⼈脉,为他所加盟的星期壹俱乐 部,打开了⼀扇崭新的窗户,使之视野拓展,焕发出另⼀番⽣机。

⼀个令⼈惊讶的数据显⽰,类似星期⼀俱乐部这样的民间乒乓球团体,全上海多达200多个。由此不难想见,有多少专业出⾝的乒乓球运动员散落民间,⽇渐扩张、庞⼤为⼀个数量可观的群体。毕竟,能够进⼊世界顶级层⾯的选⼿和机会少之又少,⼤量⼈员最终都将离开这个职业圈,⽽以当下这种⾃在、⾃为的⽅式为选择,松散集结,⾃由组合,谋求趣味相投的⾃我关注和⾃我消遣。

然⽽,缺乏引领的松散型 结构,使他们的存在变得可有可⽆,社会影响⼒难以得到有效提升。在季⽂元看来,仅此以往是远远不够的,置⾝于上海这座 具有 深厚的乒乓⽂化传统的城市,星期壹俱乐部理 应具有更⾼的追求,打出⾃⼰ 的影响,做成⾃⼰的品牌。

在季⽂元的⼀揽⼦设想 中,将星期壹俱乐部打造成⼀块⽂化品牌,引领上海业余乒乓运动的开展是他的⾸选。在他的策划下,星期壹俱乐部的成员们⼀改以往分散出击、 各有所属的状况,开始聚拢归并,⾃建球队,以⾃有品牌亮相于业余球坛。2017 年4⽉ 下旬,星期壹俱乐部⾸次独⽴组队,出征上海业余乒乓球锦标赛,⼀举拿下50岁和60岁两个组别的冠军。凭借智慧与汗⽔,退役⽼将们的存在价值再⼀次获得⼴泛的社会认 同,成为⼤众体育的中坚与核⼼。季⽂元充分利⽤⾃⼰的国际资源,使星期壹俱乐部的品牌,⼀次次出现在央视体育频道和国际乒联组织的重⼤赛事上。2016 年在美国费城举 办的⼥乒世界杯上,星期壹俱乐部还进⼊了全球最⼤的体育传媒ESPN的实况转播。同年年底,为表彰他们对宣传乒乓⽂化、推⼴⼤众乒乓球运动所做出的不懈努⼒,国际乒联主席托马斯·维克特先⽣向星期壹俱乐部颁发了奖杯。

作为⼀⽀异军突起的民间乒乓球运动队,星期壹俱乐部的⼀系列改⾰举措得到上海市乒协的⾼度肯定与⽀持。眼下,他们正与上海乒协紧密合作,积极备战 2017 年全运 会乒乓球赛。全运会接纳业余球队参赛,这还是有史以来的第⼀次,⽽以上海乒协星期 壹队的名义出征全运会,也是星期壹俱乐部存在以来的第⼀次。球队将⾸先参加6⽉在江西举办的预赛,如不出意外进⼊前⼋,还将冲击9⽉在天津举办的决赛。命运总是格外垂青那些有准备的⼤脑。星期壹队将为上海,更为他们⾃⼰,奋⼒⼀搏。

每⼀位曾经的运动员都深切地知道并理解,没有博弈,就没有他们存在的必要;没有输赢,就没有他们⽣命的原动⼒;没有冠军,就没有他们⾎性的迎风燃烧。荣誉,永远是他们头顶⼀⽅神圣的天!


业余赛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