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-06-06

国际乒联本周推出裁判周系列文章,从裁判的角度带您来看不一样的乒乓比赛。

作者:裴伟民

作为一名乒乓球裁判员,其实和运动员一样也需要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充足的体能,这是顺利完成赛事执裁任务的基础。

稳 充沛体能是执裁“基石”

在外人看来,乒乓球裁判工作过程比较轻松,有人甚至认为乒乓球裁判员无非就是坐在那里,举举手、报报分,很容易的一件事;但事实上,只有身处在这个位置上,你才会对这项工作有更深刻的认识。

作为一名裁判员,在瞬息万变的赛场上要准确判罚,需要精神高度集中,手到眼到,这本身就是一项高强度的体力劳动。裁判员的体能储备至关重要。

多年来,我经历了许多场实行轮换发球法的比赛,其中两场记忆尤为深刻。(关于轮换发球的Tips: 根据规则,在比赛超时(单局比赛超过10分钟)的情况下,裁判宣布进入轮换发球,运动员每人轮换发一个球,接球方如果能够成功回球13次,则裁判直接判接球方获得这一分。)

2014年中国公开赛女子单打1/4决赛,丁宁对武扬。比赛进行到第4局,武扬10:7领先时进行轮换发球法,当时我正好作为机动裁判被裁判长安排上场做计数裁判。这场比赛我整整站了30分钟。毕竟轮换发球法在比赛当中并不常见,现场观众、组委会官员、媒体记者们别提多感兴趣。同时,这场比赛是我做轮换发球法计数裁判工作中时间最长的一次,如果没有充足的体能保证,像这样纹丝不动地站上半小时,头晕、腿软也是在所难免的了。赛后,我曾经开玩笑地跟竞赛经理说,希望国际乒联今后能够考虑在执行轮换发球法比赛中,为计数裁判申请一把椅子!

准 精神高度集中避免误判

乒乓球运动风靡全球,国际大赛更是受到球迷的追捧,万众瞩目下,裁判员能否精准判罚,直接影响大赛的整体呈现和球迷的观赛体验。如何在高度紧张的环境下避免误判、漏判,是裁判员必须面对的课题。

另一场令我难忘的比赛,是里约奥运会女单第四轮,法国选手李雪对阵德国选手韩莹,全场用时53分钟,韩莹4:1获胜。我是这场比赛的主裁,葡萄牙的Carlos——一位和善的老人家做副裁。两名削球选手的比赛比较漫长,比赛第一局就进行轮换发球法,加拿大的Denish担任计数裁判。

虽然每局比赛时间很长,但不乏精彩回合,有两个回合竟打到了13板。其中,一个回合打完第13板,裁判宣报回合结束时,发球的李雪过于专注比赛,还继续打了第14板,结果被判失分(轮换发球法规则规定接发球合法还击13板,发球方失分),她特意跑过来问我击球是多少板。回想起来,双方的每一板击球,都要求裁判员精神高度集中,稍不留神就会出现误判。因此,大型赛事计数裁判确实要有充沛的体能,既要保持良好的站姿,又要精准地大声报数,让主裁和运动员都听清楚。

比赛结束以后,我和副裁、计数裁判员一起交流,一致认为,如果没有好的体能,裁判员很难适应奥运会这种高强度的比赛。

狠 跑马练内功赛场出奇兵

套用一句广告语“男人要对自己狠一点”,平时不严以律己练好“内功”,“高龄”裁判在赛场上就很难“出奇制胜”。为了适应高强度的国际比赛裁判工作,我始终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,平时“狠”一点,赛时就能轻松一点。

一直以来,除了坚持打乒乓球、羽毛球、棒球等等,我最爱的还是坚持跑马拉松。到目前为止,我已经跑了20多场全程马拉松,参加的半程马拉松更多。通过常年坚持跑马拉松,收获了充沛的体能,保证在比赛当中完成执裁任务游刃有余。

近年来,在执裁国际乒联高水平赛事中,不管是在决赛日还是常规赛,工作任务和密度都进一步加大。有时候甚至会从早晨直接工作到晚上,就像里约奥运会也基本上是早晨一进场馆,直到当天比赛结束才能回来。

​作为中国乒协选送的高水平裁判,我参加了布达佩斯世乒赛。该届世乒赛从预选赛到正赛,每天的工作量都很大,几个赛场相距又比较远。我几乎是每天从早忙到晚,执裁过程中,连中场休息的时间都不多。我还记得杜凯琴对阵石川佳纯那场,对攻大战竟也持续到午夜时分,班车司机按时下班了,我们只能辗转几趟班车回到酒店。

在这种状态下,如何保持不错的精神状态,有两个小诀窍:一是要注意休息,不管是在餐厅,还是裁判休息室,都要抓紧时间小憩十来分钟,为下一场比赛做准备;二是平时坚持锻炼,保持充沛体能,关键时刻开始发挥作用。

疫情期间,不知道各位裁判朋友有没有在家里坚持训练,期待不久的将来,全球疫情得到控制,国际大赛重启,我们可以重返乒乓球赛场,老友相见,就问你胖了没有?


综合新闻